很多病人對於看中醫的印象,就是看診時說一兩句病情,再遞隻手比醫師把脈,就可以處方,得到藥物,藥到病除。沒錯的,把脈可以讓醫師得到很多資訊,厲害的醫師更加可以單靠望面色就處方開藥。醫師診斷準確固然重要,但是醫師跟病人能夠溝通同樣是不能缺少。
打個比喻,如果你去食fine dining……
食fine dining是一定需要廚師介紹食物,你亦都需要向餐廳講一下你的期望。如果你是個素食者,或者你慶祝生日想要有M5和牛,你都要向餐廳先講才可以達成。當你看見精心炮製的食物,你都想有人向你講一下食物的食法,是應該拌得勻地吃,還是有先後次序地吃。這樣廚師才可以無後顧之憂地烹調出各種佳餚。
有足夠的溝通可以令診症的質素提升,原因有三︰
1. 讓病人知道治療的目的和預期會出現的情況
很多時治病都是將問題從身上去除,排走阻礙身體的問題都是需要靠增多排泄或者發出症狀去達到的。所以很多時服藥後會大便多,汗出多,或者發起頭痛鼻水咳嗽,都是治療所預期的好現象。傾通好就可以避免病人對服藥失去信心,在向癒的過程中迷失方向而在原地停滯。
2. 讓病人知道病情加深的可能性和發展
跟病人傾通好病情轉壞的情況亦十分緊要。病人有自己要過的生活,有時候難免要先度過餘下的忙碌工作,或者一次半次的應酬、考試等,才可以真正休息。醫師開藥時需要知道一下病人之後的生活安排,處方時可以稍為將就一下。病人亦有責任去面對自己熬夜後、或者食肥膩食物後、或者大發脾氣後而出現病情加重的情況。這樣可以讓醫患間保持信任,不會因為一些新的症狀而令病人擔心到急於轉用治療方法。
3. 讓醫師可以無後顧之憂地使用更進取或者更保守的方法
每個病人看醫生都期望自己藥到病除。不過不是每個病都可以簡單直接一步到位,例如多年來的月經遲來,或者單單是肥胖水腫,都不是一個可以急於取效的情況。有時醫師可以因應病人的生活,決定先用保守的方法,那病人就應該了解這些藥方不會一下子讓病情改變。有時醫師用上進取的方法,病人就要預備好,讓自己有空去接受生病的自己。
當然啦,醫師不期望病人每次都有空間接收大量資訊。我會盡量看你的眉目得知你的精神狀況!!疲倦的話,這次就講少一點啦。想好的病人不會每次來診都是身心疲勞的吧。
另外各位亦不要因為自己聽得明白中醫的理論而感到難以置信呀!中醫本來就是一些不難理解的生活觀察,聽得明一點點實在是很容易做到的啦。
陸大夫
二零二四年十月二十日